2025年3月9日,第115個國際婦女節之際,國家大劇院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跨界活動——“當科學與藝術相遇:科學元典名篇賞讀沙龍”第4期“科學與美的女神”。本次活動聚焦《居里夫人文選》,通過科學、藝術與人文的多元呈現,帶領觀眾走進居里夫人的傳奇人生,感受科學與藝術交織的獨特魅力。活動由國家大劇院、北京市科協、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科技記協、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科普作協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葉青、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古英、男高音歌唱家金鄭建、鋼琴演奏家羅維、配音演員王晨曦、青年舞蹈家楊惠迪等嘉賓齊聚一堂,資深音樂劇制作人王翔淺擔任主持。
對談現場
跨界交融,再現“鐳的母親”的永恒光芒
瑪麗·居里——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居里夫人,是一位波蘭裔法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也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不僅在科學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還為女性在科學領域的突破樹立了榜樣。她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在物理和化學兩個領域均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她的科學成就不僅改變了人類對放射性物質的認知,也為女性在科學領域的突破樹立了典范。
活動在青年鋼琴家羅維演奏的肖邦《升c小調夜曲遺作》中拉開帷幕。肖邦是居里夫人最喜愛的音樂家,二人皆懷有深厚的愛國情懷。羅維的演繹優美如詩,仿佛訴說著居里夫人對祖國波蘭的深情。
隨后,中國科學院葉青教授以“鐳的母親”為題,通過珍貴史料與生動講述,串聯起居里夫人從華沙女學生到世界科學巨擘的傳奇人生。葉青還介紹了北京大學出版社《居里夫人文選》這部科學經典,并分享了居里夫人為培養中國學生所做出的貢獻。活動現場展示了居里夫人的珍貴影像——1931年她在巴黎接受“美國放射學會金質獎章”的歷史場景。影像中,居里夫人身著素黑長裙,從容接受了獎章,并發表了簡短致謝,其優雅風姿與堅定信念令在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中國科學院葉青在現場演講
配音演員王晨曦深情朗讀了居里夫人博士論文《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中的引言——“我為什么要研究放射性物質”,讓經典文本在聲音藝術中煥發新生。男高音歌唱家金鄭建首次以朗讀者的身份亮相,演繹愛因斯坦的《悼居里夫人》,再現了兩位科學巨人之間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居里夫人的堅強、她的意志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與公正不阿——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她一個人的身上。”
現場,金鄭建朗讀、羅維演奏
百年追問:女性科學家的破局之路
居里夫人原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與皮埃爾·居里結婚之后,改名為瑪麗·居里。令人深思的是,“居里夫人”這個名字本身便映射了當時的社會傳統、文化背景等諸多元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性別偏見。活動的第二部分聚焦當代女性科學家面臨的挑戰。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古英結合自身科研經歷,發表了題為“與光同行:從微納到量子”的演講,展現了中國女科學家在科研領域的執著追求。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古英在現場演講
隨后的對談環節,主持人王翔淺與葉青、古英兩位教授圍繞“社會對女性科學家的刻板印象如何影響女性科學家的職業發展和自我認同” “科學界是否存在隱形的性別天花板”“女性科學家在申請項目、發表論文、晉升職稱等方面是否面臨不公平待遇”“政府、大學和科研機構如何為女性科學家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和職業發展機會”以及 “女性科學家如何在事業和家庭之間找到平衡點”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百年前,居里夫人曾因“沒有資助、沒有職稱、沒有實驗室”而深感困擾,她呼吁“在科學事業中,我們應該關心的是事,而不是人”。這一觀點至今仍引發廣泛共鳴。
活動現場還播放了音樂劇《瑪麗·居里》片段,展現了現代舞臺藝術對這位傳奇女科學家的獨特詮釋。
還原“鮮活”的居里夫人形象
“這兒的生活太讓人興奮了!我們成群結隊到樹林去散步;無論走到哪里都是鳥語花香,聽到的是小鳥啼鳴和老牛慢吞吞的嘶叫聲……上星期六我又享受了一次狂歡節的快樂,我去參加了‘庫立格’舞會……我想我從來沒有那樣快樂過!”
隨著王晨曦朗讀居里夫人青年時代寫給閨密的書信,一個熱愛自然、癡迷波蘭民間舞蹈的居里夫人形象躍然眼前。這位為人類文明做出非凡貢獻的女科學家,不僅是一位嚴謹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充滿藝術情懷的文藝愛好者。她熱愛音樂、詩歌和舞蹈,其創作的《自傳》和《居里傳》被譽為科學家傳記的典范。
王晨曦現場朗讀居里夫人青年時代寫給閨密的書信
青年舞蹈家楊惠迪指導北京舞蹈學院兩位學生精彩演繹了激情奔放的波蘭民間舞蹈,再現了居里夫人青春時代自由爛漫、熱情似火的風采,將活動推向高潮。
北京舞蹈學院學生跳波蘭舞蹈
科學與藝術的動人相遇
本次活動以豐富的內容和多元化的形式,還原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居里夫人形象,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女性科技工作者現實處境的深刻思考。現場一位女教師感慨道:“這場活動讓我們看到了卓越的女性力量,也讓我們感受到科學之路可以兼具理性之美與人文溫度。”
作為“科學元典名篇賞讀沙龍”系列活動的第4期,本次活動延續了“沉浸式跨界科普”的特色,將科學演講、音樂演繹、朗誦藝術、舞蹈表演有機融合,不僅是對居里夫人的崇高致敬,更是獻給所有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一曲深情贊歌。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