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屆國際數學日期間,中國科技館圍繞“數學、藝術與創造力”主題,結合5月即將開幕的“無限探索實驗室”數學主題常設展覽,開展了系列數學主題科普活動。
中國科技館數學策展團隊基于對“黃金螺線”“手搖正弦波”等互動展品的拓展開發,借助簡易圓盤教具,研發了“探索包絡線——弦影交織的數學魔法”教育項目。該項目引導學生理解漸屈線、漸開線等數學概念,巧妙融入藝術創作元素。
3月10日,團隊走進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附屬校尉胡同小學,為全校500余名學生開展科普講座,并指導學生制作出包含圓形、心形線等幾何形態的包絡線藝術作品。3月14日國際數學日當天,項目亮相北大附中數學文化節,鼓勵學生將抽象數學曲線轉化為立體藝術品。3月15日,中國科技館面向本館小小志愿者開展包絡線課程培訓,挑戰直徑達1.5米的大幅包絡線創作。?
中國科技館數學策展團隊在校尉胡同小學授課
3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做客中科館大講堂,帶來《數學、藝術與創造力》專題講座。講座從歷史維度梳理數學與藝術的交融脈絡,解析分形幾何、黃金比例、傅里葉級數、微積分等在藝術領域的應用,結合達?芬奇手稿、埃舍爾畫作、巴赫音樂等經典案例,揭示數學對藝術創作的邏輯支撐,還結合現代AI繪畫、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展現數學與藝術的當代創新融合,并設置互動環節。
此次國際數學日活動是中國科技館“展教研一體化”戰略的成功實踐。作為“無限探索實驗室”的活動項目,“探索包絡線”教育活動將根據實施效果優化完善,并轉化為常態化科普教育活動。中國科技館通過系列活動,積極推動打造“全民科學中心”,搭建相關平臺,強化創新策源能力,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奠定群眾基礎。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